头晕、行走不稳?
千万别忽视!
这可能是供应我们大脑的血管
出了问题——
颈动脉狭窄

什么是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管腔内有异常的脂质沉积到血管壁,沉积物越来越多会导致内膜增生,逐渐导致颈动脉管腔狭窄。造成颈动脉狭窄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大约有60%的脑梗死患者是由于颈动脉狭窄引起。颈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①长期颈动脉狭窄可造成脑灌注减少②颈动脉斑块脱落或斑块破裂可形成脑梗死。
病例回顾
55岁男性患者杨某,主诉:右侧肢体无力麻木2天。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3年。查体:Bp130/80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呼吸平稳,心肺腹理诊未见异常,右侧鼻唇沟浅,伸舌略右偏,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共济运动正常,感觉正常,腱反射对称,病理反射未引出,颈软,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头MRI+DWI示:急性脑梗死。颈动脉彩超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
神经内四科冯肖主任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择期给予行左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置入术。
手术中把支架送至病变部位释放,解除血管的狭窄,手术顺利。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是从股动脉穿刺把导管送到狭窄近心端造影观察狭窄范围长度,在狭窄远端进行球囊扩张或者支架植入,从而开通狭窄血管,恢复正常血流,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属于一种微创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出现症状引起脑供血不足或严重血管狭窄,以支架植入为主。相对于传统的内膜剥脱手术效果更好,恢复更快,创伤更小。甚至两个部位或多发部位的狭窄都可以一次性完成。该技术的优势明显: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大为缩短,特别是伴有心肺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该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疾病科普
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导致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肥胖,高龄以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颈动脉狭窄临床表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症状:患者可出现短暂性单眼黑矇或视野缺失,失语,肢体无力麻木,活动笨拙等症状,多在数分钟内可自行缓解。
急性脑梗死症状:患者可出现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颅神经受损,甚至昏迷等症状。
其他脑缺血症状:患者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思维模糊,头晕,眩晕等症状。
颈动脉狭窄如何治疗?
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原则是重建血流通道,恢复正常血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介入治疗如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手术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等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S):相对来说创伤较少的治疗方法,在局麻下完成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度≥50%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可考虑进行CAS治疗。介入治疗创伤小,在局麻下就可以操作,在心肌梗死、对脑神经的损伤、伤口感染及出血等方面比CEA优势明显。对于病变部位较高的患者,合并颅内狭窄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全麻患者CAS也更有优势。
科室介绍
锦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四科病区现有医生7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1人,护理组10人,其中有专人于北京宣武医院进修学习神经介入的术后护理。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诊治,开展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治疗,同时开展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筛查及脑血管病的规范诊治及预防。
专家简介
冯肖,锦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四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曾于北京宣武医院进修学习神经介入技术,专业特长: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急诊静脉溶栓及桥接动脉取栓,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神经介入技术(急诊动脉取栓,颈动脉,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等)。
联系话:0416-2393354
文图/神经内四科
审稿/神经内四科 冯肖
校对/内科党总支 蒲玉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