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官方微信
X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直播平台

返回顶部
隐藏导航
显示导航

请滑动查看更多导航

优势技术|消化一科运用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
来源:锦州市中心医院 时间:2025-04-30  浏览次数:32
浏览次数:3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由环境、遗传、免疫和微生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炎症性肠病由于病情反复、需要长期维持用药、病程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近期,消化一科运用生物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预后良好。

病例回顾



63岁男患者陈某,既往20余年糖尿病史,2022年因血糖控制不佳行空肠回肠吻合术。20237月因腹痛、腹泻、便血(10余次/日)持续数月入住我院消化一科。化验提示贫血,血红蛋白87g/L,白蛋白低下29g/L,离子紊乱低钾低钙血症,营养状态差,血糖控制不佳。



为患者纠正营养状态后,行结肠镜检查提示整个结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形成,降结肠至直肠为重,可见多发纵行溃疡,表面附着脓性分泌物,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初发型 重度 急性发作期 E3)。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或反复的腹痛腹泻及粘液脓血便,中重度活动期患者常伴有发热、心率增快、消瘦、贫血、低蛋白等营养不良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中毒性巨结肠、消化道大出血、及癌变风险。

消化一科医护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常规药物治疗只起到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无法阻止疾病恶化,临床疗效不佳。结合患者病情,为后续能有一个好的生活质量,治疗团队考虑用生物制剂维得利珠单抗进行治疗。



3次维得利珠单抗冲击治疗后,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减少,粘液血便消失,大便2-3/日。复查结肠镜:升结肠及肝曲及右半结肠粘膜光滑。所见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左半横结肠、粘膜充血水肿,乙状结肠可见片状糜烂并可见2处浅溃疡。病情明显好转,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恢复正常,体重有所增长,进食改善。

10次治疗后,结肠溃疡完全愈合,排便恢复正常。目前患者持续维得利珠单抗维持治疗,已回归正常生活。

延伸科普:生物制剂——炎症性肠病治疗新篇章


  生物制剂是指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有效抗原成分、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加工而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相应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生物制品。

随着对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生物制剂通过对此类细胞因子进行抑制,阻断炎症,从而控制病情,促进粘膜愈合,降低复发率,减少患者对手术和住院治疗的需要,降低对激素类药物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生物制剂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既可以用于使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或糖皮质激素依赖型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升阶梯治疗,也可以用于降阶梯治疗,即首先使用生物制剂,早期抑制异常的全身和肠道免疫反应,之后再进行降阶梯使用其他药物维持治疗。

使用生物制剂前,必须进行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胸部影像片、结核、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和恶性肿瘤等项目,无用药禁忌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也需定期监测血沉、C反应蛋白、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特殊患者可缩短检查的间隔时间。

供稿/消化一科 孔凡荣

审稿/消化一科 黄云锦

校对/内科党总支 蒲玉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