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官方微信
X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直播平台

返回顶部
隐藏导航
显示导航
健康科普|珍爱生命 预防狂犬病
来源:锦州市中心医院 时间:2025-04-30  浏览次数:28
浏览次数:28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日常生活中一旦不慎被动物抓伤或咬伤,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不可掉以轻心,在动物致伤后第一时间迅速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尤为关键。

我院急诊科依托三级综合医院平台优势,整合创伤救治中心资源,于20253月正式设立24小时狂犬病预防暴露门诊,填补了市中心区域夜间处置空白。门诊配备登记室、处置室、接种室、标准化冲洗设备,实现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免疫球蛋白注射一站式服务。门诊开诊一个月以来,接收动物致伤患者52例,中青年和儿童患者占比超过95%,猫犬类致伤占比89%级暴露(轻微抓伤)70%37例),级暴露(穿透伤/黏膜暴露)30%,伤后2小时内就诊者仅42%

地址:锦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联系电话:0416-2393152  

服务时间:24小时接诊

延伸阅读:狂犬病科普 



认识狂犬病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常见于犬、猫等家养动物以及狼、狐狸等野生动物。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沿着神经向大脑蔓延,最终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表现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1.动物咬伤或抓伤:这是狂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犬、病猫等动物通过咬伤或抓伤人类,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2.黏膜接触:如果皮肤有破损,接触到感染动物的唾液或其他体液,也可能感染狂犬病。

3.罕见传播途径:理论上,通过移植狂犬病死亡患者的器官或组织,也可能传播病毒,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暴露分级

I级暴露:接触/喂养动物,或完好的皮肤被舔——认真清洗暴露部位,无需医学处置;

I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轻微抓伤/擦伤(无出血)——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

级暴露:单处/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伴有出血;破损皮肤被舔;开放性伤口、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疫苗。

注:(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的咬伤属于级暴露)

狂犬病的潜伏期与症状

1. 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3个月,但也可能短至一周或长达一年以上。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病毒进入体内的位置、数量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

2. 症状:

? 前驱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烦躁不安等症状,伤口周围可能出现异常感觉,如瘙痒、刺痛、麻木等。

? 兴奋期:患者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等症状。即使听到水声、看到水或饮水时,都可能引起严重的咽肌痉挛,导致患者无法吞咽。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等症状。

? 麻痹期:患者逐渐进入昏迷状态,肌肉逐渐瘫痪,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狂犬病的紧急处理措施



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措施:

1. 清洗伤口: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伤口,至少持续15分钟。这一步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伤口处的病毒量。

2. 消毒伤口:用含碘制剂或其它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3. 尽快就医:在清洗和消毒伤口后,应尽快前往医院或疾控中心,告知医生被咬伤的情况和动物种类。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和动物种类,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狂犬病疫苗。根据暴露情况的不同,疫苗接种方案也有所不同:

1. 暴露前预防:对于从事狂犬病高风险职业的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可以在暴露前接种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按照0721天(或28天)的免疫程序接种三针疫苗,1年后加强一针,以后每隔1-3年加强一针。

 2. 暴露后预防:

伤口处理:如前所述,立即清洗和消毒伤口。

 疫苗接种:根据暴露程度和伤口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疫苗接种方案。目前我国常用的接种程序包括五针法和“2-1-1”程序。五针法是在0371428天各接种一针;“2-1-1”程序是在0天接种两针(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一针),7天和21天各接种一针。

 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于严重咬伤或伤口靠近头部的情况,医生会建议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医生可能会建议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中和伤口处的病毒。

 

如何预防狂犬病



1. 管理传染源:加强对犬、猫等家养动物的管理,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同时,避免与流浪动物接触,减少被咬伤的风险。

2.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特别是要加强儿童、青少年和宠物主人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狂犬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 定期接种疫苗:为宠物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宠物感染狂犬病,从而减少人类感染的风险。

4. 及时就医: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特别提醒


1. 不要随意招惹动物:无论是家养动物还是野生动物,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因此,在与动物互动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态度,避免激怒它们。

2. 正确处理伤口: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步骤处理伤口。清洗和消毒伤口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步骤之一。

3. 及时就医: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4. 全程接种疫苗:对于需要接种疫苗的人群来说,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全程接种疫苗。不要随意中断或更改接种程序,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但可预防的疾病。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动物管理和及时就医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传播。让我们携手共筑狂犬病防线,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与安全!

供稿/急诊科 罗菁珺

审稿/急诊科 朱国伟

校对/门诊党总支 郭红丽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