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官方微信
X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直播平台

返回顶部
隐藏导航
显示导航
健康科普|世界手卫生日科普知识
来源:锦州市中心医院 时间:2025-05-10  浏览次数:52
浏览次数:52
  2025年5月5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手卫生日”,主题是:“合理使用手套,关键永远是手卫生”。“手卫生日”是由WHO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年倡议发起,旨在强调手卫生宣传并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同时也提醒公众关注手卫生、重视手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手卫生的重要性

  01手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

  手部平均携带约1000万余细菌,可通过接触眼、鼻、口或污染食物进入人体。流感、腹泻、甲肝、新冠等众多常见感染,主要通过手接触传播。

  02正确洗手的效果

  用肥皂(皂液)洗手可降低30% - 50%的腹泻风险、16% - 21%的呼吸道感染风险。在医疗环境中,做好手卫生能减少约30%的院内感染。

  正确洗手步骤

  (一)湿手

  用流动水将双手打湿。

  (二)涂抹

  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

  (三)揉搓

  按“内外夹攻大立(腕)”口诀,6步操作揉搓双手至少15秒,步骤不分先后,擦干宜用纸巾或烘干。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大拇指在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五指并拢,指尖在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四)冲洗

  用流动水彻底冲净泡沫。

  (五)干燥

  使用干净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双手。

  需洗手的场景

  01日常场景:

  饭前、便后、接触宠物后; 咳嗽/打喷嚏后、触摸公共物品(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处理垃圾、生肉或脏污后等等。

  02医疗场景:

  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或分泌物后。

  手卫生的常见误区

  1. 只用清水洗手:清水无法有效去除油脂和病原微生物。

  2.过度依赖免洗手消液:含酒精的免洗产品不能替代肥皂+流水(尤其手部有明显污渍时),有些病毒或细菌对酒精不敏感,如诺如病毒,艰难梭菌等。

  3.洗手时间不足:揉搓时间短于15秒,清洁效果大打折扣。

  4.忽略干燥环节:潮湿的手更容易滋生细菌。

  小习惯,大健康!让我们从“手”做起,养成卫生好习惯,共同“手”护健康。


  供稿/感染控制科

  审稿/感染控制科 陈雅静

  校对/机关党总支 郝娜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