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官方微信
X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直播平台

返回顶部
隐藏导航
显示导航
健康科普|干眼不是“小毛病”!眼科专家教您科学“破局”
来源:锦州市中心医院 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41
浏览次数:41

  您是否工作时眼干发痒、眨眼刺痛,下班后想刷手机放松,眼睛却早已 “不堪重负”,闭目休息也难缓解?若有这些症状,别不当回事 —— 可能是干眼在 “作祟”!很多人觉得干眼是 “小毛病”,忍忍就过,却不知长期忽视会损伤眼表、影响视功能。今天就聊聊干眼的 “真面目”,以及如何靠科学治疗摆脱困扰。


泪膜:眼睛的 “保护屏障”

  想要了解干眼,首先要认识我们眼睛里一层看不见的 “保护膜”—— 泪膜。它由三层结构组成,每层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面脂质层:由睑板腺分泌的油脂构成,就像给泪液 “加了一层锁”,能有效防止泪液过快蒸发,保持泪膜稳定,让眼睛时刻保持湿润。
  中间水液层:由泪腺、副泪腺产生,是泪膜的 “主力部队”,不仅能润滑眼球表面,还能填补角膜表面的微小不平,让我们的视觉更清晰。
  内层黏蛋白层:由结膜杯状细胞产生,相当于泪膜和角膜之间的 “粘合剂”,能让泪膜牢牢附着在角膜表面,为稳定泪膜打下基础。

  无论是脂质层分泌不足、水液层缺水,还是黏蛋白层质量异常,只要其中任何一层出了问题,泪膜的功能就会受损,干眼也就随之而来。


干眼分类型,对症治疗是关键

  很多人以为干眼只有 “眼睛干” 这一种表现,其实它的分类远比我们想象中复杂。根据泪膜结构和功能,干眼主要分为 5 种类型:
  1.水液缺乏型干眼:泪腺分泌的水液不足,眼睛 “缺水” 明显;
  2.脂质异常型干眼:睑板腺功能异常,脂质层分泌减少或质量变差,泪液蒸发过快;
  3.黏蛋白缺乏型干眼:结膜杯状细胞受损,黏蛋白层不足,泪膜无法稳定附着;
  4.泪液动力学异常干眼:泪液在眼表的分布、排出出现问题,比如眨眼次数过少导致泪液无法均匀分布;
  5.混合型干眼: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干眼,也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类型。

除了按类型分,干眼还按轻重程度分为 轻度、中度和重度:
  ?? 轻、中度干眼:症状相对较轻,经过科学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完全缓解,视力也能恢复正常;
  ?? 重度干眼:病因更复杂,多数不可逆,需要长期规律用药并定期复诊,治疗目标以缓解症状、保护视功能为主,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可以停药,但也有少数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干眼治疗的核心目标

  很多人治不好干眼,关键是没找对方向。干眼治疗的核心目标很明确:
  对于轻、中度干眼:由于病情具有可逆性,治疗时不仅要缓解眼睛干涩、发痒等症状,更要找到并祛除病因(比如改善用眼习惯、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对于重度干眼:因为病因复杂且多不可逆,治疗会以 “保护视功能” 为首要任务,在合理治疗原发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基础上,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避免眼表进一步损伤。
  总之,干眼不是 “忍忍就好” 的小问题,但也不必谈之色变。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视力受到影响。

  如果您过去一周经常感觉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或者出现视物模糊、畏光等症状,且休息后无法缓解,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的干眼门诊进行检查。医生会通过专业的检查(如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检测等),明确你是否患有干眼、属于哪种类型以及轻重程度,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专家介绍

肖  楠
亚东眼科眼整形组(干眼门诊)组长

  专业背景: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硕士),从事眼科临床 10 余年,深耕干眼、眼表、泪器疾病诊疗
  擅长领域:不仅能精准诊治各类干眼,还精通翼状胬肉、结膜肿物、倒睫等外眼手术,实现 “诊疗 + 手术” 一体化服务
  学术资质:担任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眼科学眼整形眼眶病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养生康复学会眼底病慢病管理专委会委员,紧跟行业前沿技术
  出诊信息: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亚东眼科二楼 3 号诊室
  咨询电话:2393208

供稿/干眼门诊
审稿/门诊部 祖敏
校对/门诊党总支 郭红丽
编辑/宣传企划科 徐剑